我們總認為世間具有兩面性,在常規的思考方式下,非黑即白,錯與對,對立而又統一。

這種思維模式也是我們的慣性思維,但有時候灰色卻巧妙而又隱忍地出現,

常常化解一些無法用對立的視角去看待的問題。

任正非曾說過:灰色領導力,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脫穎而出,

方向是隨著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合理地掌握適當的灰度,是我們處理事物的關鍵性要素,並使其達到和諧狀態,

這種和諧的過程也許是「妥協」,但妥協更代表著一種包容與格局,這種狀態就是灰度。

我自認為是一個不低頭、不服輸之人,處理事物時,更會愛憎分明,喜好也頗為直接明了。

而「灰度原理」卻打開了我的另一個認知維度,也許兩點之間線段反而最長,

從願景到產品的實現,不是直線型的,而是產品迭代與自我認知的升級。

我們常常有偉大的願景,想成為可以創造、改變世界的公司。

在從願景到產品實現這段過程中,殊不知是天堂到地獄的自我蹂躪,

很多創始人出現的問題是邏輯自洽常常被起初的願景所蒙蔽,在做產品時不願自我突破,

摒棄了應有的開放性,而喪失了發展空間。

而灰度原理更像是混沌理論,

「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都是一堆看似毫不關聯的碎片,但是這種混沌狀態結束後,這些無機的碎片會有機地匯集成一個整體。」

前段時間,我和投資人朋友小聚,他面帶憂愁地連聲嘆氣,嘴裡一直念叨著「致命的小事」。

他是一個極具智慧的投資人,有著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獨立判斷能力,決策性很強,

但是最近常常被「致命的小事」困擾。

他所謂的「致命的小事」就像是「蝴蝶效應」——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瑣事都能讓事情的發展軌跡發生巨大變化,

哪怕不是在大的層面的決策。也許誰都逃不過所謂的「宿命」,但是你或許可以掌控你想操作的事情,

「費斯汀格法則」暗示了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俗套的例子,同樣是半杯水,悲觀的人面對水時會感嘆道:只剩下半杯水了;

而樂觀的人則會說:幸好還有半杯水。

同樣一個事物,每個人對待事物的處理方式以及態度的不同,結果也就大不一樣。

其實「費斯汀格法則」與「灰度原理」在本質上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內核都是以思維方式去影響事物的發展路徑,

而以一種「曖昧」的心態對待事物是個有趣的過程。

有時候,好的開始不一定預示著好的結果,而不好的開端也許是成功的一半。

在商業的叢林裡廝殺,除了些許銳氣,還得像《瘋狂動物城》裡的閃電,雖然是只說話急死強迫症的樹懶,

但是片尾開跑車飛馳而過引人捧腹大笑,這背後是閃電在瘋狂動物城裡自有的生存法則。

在創業之路上,到達目的地有時候需要爬過山丘,渡過沼澤,而並非一蹴而就,在達到目的的同時,內心的積澱也會更為醇厚。

原文出處/i黑馬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