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募資--那些「不被看好」、「看不懂」、「太小眾」的項目,總能在眾籌平台上找到滿意的答案或「蠢蠢欲動」一把。

眾籌似乎讓一切都變得可能。

然而,眾籌平台自身的命運卻大不同,眾籌網站鼻祖 Kickstarter經過多元化的佈局越來越有生機,

而國內最早的眾籌平台點名時間卻已被收購。

同為早前發展起來的眾籌平台,命運為何如此不同?

眾籌鼻祖Kickstarter已經轉型

近日,眾籌網站鼻祖Kickstarter發布了2016年眾籌數據報告,

去年共有350 萬人支持Kickstarter 上的項目,眾籌項目的總金額約7.15 億美元,

同比增長率僅3%,這是它上線7年來增長率最低的一年。

另據英國市場調查機構 ICO partner 數據,2015 年 Kickstarter 上眾籌成功的項目數同比下滑0.9%,

這是項目增長率首次出現下滑。

儘管項目增長放緩,但Kickstarter在各個類別的項目募資中,都做得風生水起。

除了Oculus Rift這樣的明星科技產品,過去幾年在Kickstarter平台上眾籌金額排前三:

智能手錶Pebble Time、智能冰箱 Coolest Cooler和Pebble 2這樣的科技產品。

群眾募資,Kickstarter和点名时间,两家众筹网站命运大不同

公開資料顯示,影視、音樂、出版類項目是出現最多的類別,科技類只排到第六。

在各類項目總募金額中,遊戲類排在第一,科技類排在第二。

該平台上還衍生出了各類細分眾籌網站:

捐助科研項目的 Experiment、捐助創意生產者的 Pozible、挖掘創業公司的 Crowdfunder……

除了進行垂直化佈局,公司在2014年成為B型企業(B Corporation),一種由非盈利組織B Lab創立的認證機制。

2015年,Kickstarter宣布正式轉型為公益眾籌平台。

這是一種相對新型的組織形式,被美國部分州寫入了法律。

相比傳統商業公司,Kickstarter 會抽取稅後 5% 的利潤去支持藝術和抗爭不平等的活動,

並保證向公眾保持透明,每年報告社會和環境狀況。

Kickstarter還積極佈局出海。 2015年9月,Kickstarter宣布正式登陸新加坡和香港。

雖然Kickstarter不能成長為像Uber、Airbnb這樣的大估值公司,

但其多元化的發展路徑,已經讓其找到了自己的優勢。

那麼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在做什麼呢?

國內首家眾籌網站點名時間已「賣身」

國內最早的眾籌平台點名時間已被收購。

就國內目前眾籌平台發展情況來看,仍然處於整合規範階段。

作為國內最早及最大的眾籌平台,點名時間經過5年的發展,

於2016年7月被91金融收購,作為一個子版塊納入91金融旗下摘星眾籌平台。

雖然與Kickstarter的模式類似,但點名時間的發展狀況讓人唏噓不已。

點名時間之所以被收購,內部在於公司對所涉及眾籌領域的多次調整,以及徘徊在繼續做不做眾籌的猶豫中。

如2014年8月,上線3年的點名時間突然宣布自己將放棄眾籌平台的定位,轉型為智能硬件首發平台。

隨後,又做起了智能硬件限時搶購。

一年之後,點名時間又重新返回眾籌市場,但此時恰遇智能硬件市場低潮期。

外部在於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這些公司擁有的平台、流量等資源優勢,進一步壓縮了小平台的生存空間。

而且相比Kickstarter,國內目前還沒有公益企業製度,同時點名時間也並沒有在細分市場深耕。

內憂外困之下,點名時間被收購似乎在所難免。

從眾籌行業的大環境來看,國外眾籌行業也處於併購調整階段。

2017年1月,個人生活化項目眾籌平台 GoFundMe 宣布收購另一家眾籌平台 CrowdRise。

交易完成後,CrowdRise 的團隊將加入GoFundMe,但CrowdRise仍保持品牌獨立。

2016年,知名極客類項目眾籌平台Kickstarter 收購了Drip,支持音樂業務發展;

另有知情人士介紹YC 領投的眾籌平台Tilt(曾用名Crowdtilt)也被收購;

此外,PayPal 被爆出計劃收購GoFundMe,試水眾籌業務。

國內眾籌市場空間大,汽車眾籌最具爆發性

雖然點名時間被收購、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佈局眾籌市場,但那些規模稍小的眾籌平台還可以尋到自己的發展機會。

據《2016年全國眾籌行業年報》,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眾籌平台共有427家。

2017年正常運營眾籌平台數量預計達到550家以上,眾籌市場空間仍很大。

去年眾籌行業共成功籌資224.78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300億元。

群眾募資,Kickstarter和点名时间,两家众筹网站命运大不同

在各類型正常運營的眾籌平台中,獎勵眾籌平台高達222家;其次為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為117家;

混合眾籌平台(含兩種眾籌類型及以上)為70家;公益眾籌平台仍然為小眾類型,僅有18家。

其中,獎勵眾籌籌資金額為167.27億元,佔籌資總額的74.41%;

非公開股權融資為52.98億元,佔比23.57%;公益眾籌籌資金額為4.53億元,佔比2.02%。

群眾募資,Kickstarter和点名时间,两家众筹网站命运大不同

在獎勵眾籌中,汽車眾籌規模最大。

2016年全國汽車眾籌業務共成功籌資78.35億元,是2015年及之前累計籌資額的6.19倍,

屬於2016年眾籌行業最具爆發性的業務模式。

所以,那些想要轉型的眾籌平台,或許可以考慮汽車領域。

原文出處/36K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