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Facebook執行長佐克伯去年10月展示的虛擬實境(VR)社交功能嗎?
在今年的F8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除了發表擴增實境影像平台、Messenger平台2.0等新功能,
也終於正式推出Facebook第一款VR社交應用程式「Spaces」。
整體而言,Spaces的功能和佐克伯之前展示的並無太大差別。
進入Spaces後,用戶可以自由挑選任意一張Facebook上的照片,
快速設定客製化的虛擬化身(avatar),之後也能再微調髮型、膚色、五官等,直到更像本人為止。
「虛擬化身幫助人們認得你,也讓VR體驗更貼近和真人互動的感覺。」Facebook表示。

設定完虛擬化身後,即可進入Spaces的VR世界,透過虛擬化身的表情、
動作和聲音和其他用戶互動。除了聊天,也能點選畫筆功能,在空中畫出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
例如,替自己畫頂好看的帽子,或是畫一塊生日蛋糕送給好友。
此外,Spaces也能播放Facebook支援的所有媒體格式,
甚至可用Messenger直接播視訊電話給沒有虛擬實境裝置的好友,
讓真人和虛擬化身在Spaces中聊天。

不僅如此,Spaces中的虛擬世界場景可以任意切換,除了內建場景,
也能套用Facebook支援的360度全景照片、影片或直播,
讓分享不再限於文字或是2D影像,加深用戶臨場感。
有趣的是,Spaces也沒漏掉社群媒體中最受歡迎的「自拍」元素,內建自拍棒功能,
讓用戶可替虛擬化身和VR場景合照,再上傳到Facebook分享給更多人。

目前Spaces已可在Oculus的VR平台免費下載,最終希望能拓展到其他VR平台。
「我們想當VR界的Google,而非蘋果。」Facebook產品經理Mike Booth表示。
Spaces並非第一個虛擬社交平台,不過相較於更早推出的AltspaceVR,
Spaces的虛擬化身讓人感覺更親切,表情也會隨著用戶手勢變化,更貼近真實的人類互動。
例如,當手持虛擬實境裝置控制器時,將雙手舉到臉頰旁邊,虛擬化身會顯示驚訝表情;
用手蓋住眼睛的話,則會顯示害怕表情。
Mike Booth指出,由於Oculus的Rift裝置還無法即時追蹤眼球,
因此Spaces目前是透過軟體讓虛擬化身隨機眨眼或挑眉、讓虛擬化身有更多「人味」。
雖然看起來有些滑稽,但Mike Booth認為,大部分用戶傾向透過社交VR分享有趣的事,
很少有人會想用社交VR傳達嚴肅的事情,因此以目前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
不過,想讓機器模擬人類表情,必須仔細拿捏虛擬和真實的比例,
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恐怖谷」理論;當機器模仿人類的真實度達到一定程度時,
反而會讓人類覺得反感,而非達到移情作用。
Mike Booth就指出,他們希望虛擬化身可以反應出人類特色,但又不至於太真實。
至於Spaces實際使用起來感覺如何?根據外媒實際體驗的結果,剛開始用Spaces時,
還是會有點詭異感,就好像和你互動的人只是一個程式或AI軟體,
不過若互動對象是本來就熟識的人,或許可減少這種感覺。
佐克伯在最近一次的Facebook財報會議上提到,就算再過10年,VR的潛力仍無法完全展現;
Mike Booth也指出,現在的Spaces僅能展現他們對社交VR野心的0.1%。
儘管Spaces距離Facebook想像的理想VR社交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這位社交巨擘已經跨出第一步,準備顛覆未來人類的互動方式。
在今年的F8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除了發表擴增實境影像平台、Messenger平台2.0等新功能,
也終於正式推出Facebook第一款VR社交應用程式「Spaces」。
https://www.facebook.com/FacebookTips/videos/10155260579068466/
客製化虛擬化身,可聊天、畫畫、自拍、分享照片影音
整體而言,Spaces的功能和佐克伯之前展示的並無太大差別。
進入Spaces後,用戶可以自由挑選任意一張Facebook上的照片,
快速設定客製化的虛擬化身(avatar),之後也能再微調髮型、膚色、五官等,直到更像本人為止。
「虛擬化身幫助人們認得你,也讓VR體驗更貼近和真人互動的感覺。」Facebook表示。

設定完虛擬化身後,即可進入Spaces的VR世界,透過虛擬化身的表情、
動作和聲音和其他用戶互動。除了聊天,也能點選畫筆功能,在空中畫出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
例如,替自己畫頂好看的帽子,或是畫一塊生日蛋糕送給好友。
此外,Spaces也能播放Facebook支援的所有媒體格式,
甚至可用Messenger直接播視訊電話給沒有虛擬實境裝置的好友,
讓真人和虛擬化身在Spaces中聊天。

不僅如此,Spaces中的虛擬世界場景可以任意切換,除了內建場景,
也能套用Facebook支援的360度全景照片、影片或直播,
讓分享不再限於文字或是2D影像,加深用戶臨場感。
有趣的是,Spaces也沒漏掉社群媒體中最受歡迎的「自拍」元素,內建自拍棒功能,
讓用戶可替虛擬化身和VR場景合照,再上傳到Facebook分享給更多人。

目前Spaces已可在Oculus的VR平台免費下載,最終希望能拓展到其他VR平台。
「我們想當VR界的Google,而非蘋果。」Facebook產品經理Mike Booth表示。
虛擬化身表情隨著軟體運算和用戶手勢變化
Spaces並非第一個虛擬社交平台,不過相較於更早推出的AltspaceVR,
Spaces的虛擬化身讓人感覺更親切,表情也會隨著用戶手勢變化,更貼近真實的人類互動。
例如,當手持虛擬實境裝置控制器時,將雙手舉到臉頰旁邊,虛擬化身會顯示驚訝表情;
用手蓋住眼睛的話,則會顯示害怕表情。
Mike Booth指出,由於Oculus的Rift裝置還無法即時追蹤眼球,
因此Spaces目前是透過軟體讓虛擬化身隨機眨眼或挑眉、讓虛擬化身有更多「人味」。
雖然看起來有些滑稽,但Mike Booth認為,大部分用戶傾向透過社交VR分享有趣的事,
很少有人會想用社交VR傳達嚴肅的事情,因此以目前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
不過,想讓機器模擬人類表情,必須仔細拿捏虛擬和真實的比例,
否則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恐怖谷」理論;當機器模仿人類的真實度達到一定程度時,
反而會讓人類覺得反感,而非達到移情作用。
Mike Booth就指出,他們希望虛擬化身可以反應出人類特色,但又不至於太真實。
「Spaces僅能展現Facebook對VR社交野心的0.1%」
至於Spaces實際使用起來感覺如何?根據外媒實際體驗的結果,剛開始用Spaces時,
還是會有點詭異感,就好像和你互動的人只是一個程式或AI軟體,
不過若互動對象是本來就熟識的人,或許可減少這種感覺。
佐克伯在最近一次的Facebook財報會議上提到,就算再過10年,VR的潛力仍無法完全展現;
Mike Booth也指出,現在的Spaces僅能展現他們對社交VR野心的0.1%。
儘管Spaces距離Facebook想像的理想VR社交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這位社交巨擘已經跨出第一步,準備顛覆未來人類的互動方式。
文章來源/數位時代
圖片來源/facebook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