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究竟我們的生活是要跟進,使生活徹底的數位化,還是該在新一代的前期遠離數位產品呢?
許多獨立的思想家有著對AI時代不同的解讀與教育方式;有人認為身在AI時代,自然生活也要數位化,上課一定人手一台電腦,可是仔細想想,現在的學生即便下課回到家的休閒娛樂,也逐漸脫離不了電腦了。
而另一派的思想,卻認為正是因為身在AI世代,我們要創造的是能與AI共事的有思想的下一代,而不是被AI同化或者跟風;因此,對新一代的教育較特別重要,且要特別花心思在遠離數位產品這件事情上。
30位小學生,人手一台平板電腦,看著台上的老師,在自己手上的平板電腦畫出簡單動畫,再投影到講台上的電視螢幕上。這是位在東京的公立學校——府中市立府中第三小學,六年級班上的「數位藝術」課。
山內右輔帶著全班學生透過教材「Viscuit」,不寫程式碼,也能在平板電腦上做出自己的視覺設計,再投影到台前,跟全班分享。用平板電腦當教材的,不只是山內右輔。去年3月,日本小學的「新學習指導要領」中,首次將電腦程式納入課程內容。2020年,程式教育更將成為日本小學教育中的必修課。
「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開始學習電腦程式,是小學的責任,」協助日本小學老師進行程式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大家的程式」代表理事利根川裕太對《東洋經濟週刊》說。
贏在起跑點 vs. 遠離科技產品
面對AI加速普及,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熟悉科技產品,加強程式教育,愈早起步愈好?這個辯論,正在全球科技業和教育圈發酵。許多家長、老師和教育專家認為,除了讓孩子從小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之外,還要在學校、課外時間學習程式語言。
這樣才能贏在起跑點、追過科技的推陳出新,為孩子提早開創一片天。相反的,一股「低科技教育」風潮,也正在美國矽谷發光。他們上學禁帶手機、平板電腦,也不崇尚考試成績及數位能力,而是回歸自然,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
華德福學校強調學生親自動手、實際體驗,不宜過早接觸3C產品。(楊煥世攝)
早在2011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就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坦言,「孩子在家裡不能自由使用科技產品。」當時,賈伯斯最小的女兒才13歲,根本還沒用過蘋果推出的iPad。現在,不只賈伯斯,許多Google、蘋果、Yahoo等大廠矽谷總部的員工,更競相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華德福半島分校」(Waldorf School of the Peninsula),讓兒女暫時遠離科技產品。
該學校學生在中學之前,連電腦都碰不到。曾經待過微軟、英特爾(Intel)的羅蘭(Pierre Laurent)和在華德福學校教書的太太莫妮卡,就發現科技產品令人上癮,而開始限制3個孩子的使用習慣。
習慣了沒有手機的生活,他們13歲的女兒瑪雅(Maia Laurent),今年剛收到第一支手機,卻還是喜歡把時間花在烘焙及編織。「我覺得自己做,比看東西、上社交媒體有趣,」瑪雅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說。
英國華德福學校學生正在學習編織
去年以《欲罷不能》一書,剖析人們對手機、社交網站上癮的作者,紐約大學教授奧特(Adam Alter)指出,位在洛思阿圖斯(Los Altos)的這間華德福學校,就有75%學生的家長都是科技業的高階主管。
「這些人對外講述,自己創造出來的產品有多神奇,但同時又有意識地決定,自己的小孩不能放在應用這些科技的學校,」奧特對美國網路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說。
放下手機平板,回歸自然體驗
為什麼他們選擇把孩子送進華德福?擁有將近百年歷史的華德福學校,是德國人施泰納(Rudolf Steiner)創立,已在全球設立超過1千間分校,在台灣也有愈來愈多據點和師資培訓課程。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是讓孩子親近自然,透過紙筆、畫圖、手作等創作與玩樂,在多元藝術與自然體驗中,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
不靠科技產品、不比考試成績的教學方式,讓華德福成為美國矽谷教育圈的焦點。這套教育理念,也在1996年引進台灣。位在新竹市的華德福實驗學校,就是4年前開設的據點。和新竹科學園區比鄰而居的校舍,「目前還沒有聽說家長為了讓孩子減少對科技產品的依賴,而把孩子送到學校來,」校長王美珍說。
儘管家長的出發點不同,但入學說明會上,王美珍總會建議家長們,從兒童發展的角度,讓年紀較小的孩子減少科技產品的使用頻率。「我們不是反對3C產品,而是讓孩子們延後使用,先和真實事物自然互動,認識他們的樣貌,而不是先透過平板來認識。所以我們課堂上的素材都是自然取材,有過真實經驗之後,即便用3C產品,也有更深的體會。所以不是反對使用3C產品,而是時間點的問題,到了中學就會有課堂應用。」王美珍說。
台灣位於宜蘭的華德福學校。(楊煥世攝)
在科技公司擔任產品設計工作的張聖國,也是為了讓孩子在自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最後決定舉家搬遷到宜蘭,讓兩個孩子在台灣第一波成立、資源最多的宜蘭慈心華德福求學,自己則通勤到台北上班。張聖國觀察,兩個孩子分別就讀三年級和五年級,平常在家也不會特別想用3C產品,就像電視打開也不知道想看什麼,寧願去看書。
「給他們什麼是大人的責任,要保護他們的感官,不是完全擋掉,而是要有選擇。有些人比較極端,我是覺得可以折衷,因為孩子都有判斷能力。」
AI時代,孩子需要什麼教育?
讓孩子回歸自然,在感官中學習只是選項之一。更大的挑戰是,什麼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做好準備,因應眼前的AI革命。今年,Google執行長皮蔡(Sundar Pichai)才在達沃斯論壇上預言,AI「將比火和電更為重要。」面對人工智慧大浪來襲,孩子究竟該學習更多電腦語言,駕馭未來的世界,還是把程式語言留給電腦,做AI無法取代的創造性工作?
擅長未來科技發展預測的《連線》(Wired)雜誌創辦人凱利(Kevin Kelly)認為,學校教育不應該只反映出媒體和科技的現況,我們仍需要安靜思考、閲讀和自然互動的時間。
「我們重塑教育的目標,不是打造更多工人,而是培育更多思想家。與眾不同、挑戰時代都會帶來好處。教育若太貼近社會現實,就很難有效改善現況,」凱利對《Creativity Post》說。
和AI和平共處的解方,也許不是程式教育、自然學習二擇一,而是找到正確的配比,讓一代代思想家從中而生,才能超越眼前挑戰,帶領人類社會不斷前進。
主圖:Andy Kelly,來自Unsplash
文章資料來源為【美华一周】,經TC彙集整理,部分內容為TC創作,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C Summary
AI世代的來臨,許多人會面臨教育下一代的問題,那到底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呢?許多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讓自己的小孩透過接觸大自然或手作的方式,讓兒女暫時遠離科技產品,不是不讓他們使用,而是延後使用。跟AI和平共處的方式,是找到正確的配方,讓下一代能超越眼前的挑戰,不斷地前進。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