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年來,因為大環境的不理想有許多人想創業,

但大多數創業者都會掉落同樣的坑後一蹶不振,

如果你也想創業,這篇文章會告訴你 9+1個的成功之道,

9個創業正確心態及1個你該怎麼起手。




 1.好好挑選創業同伴


聯合創始人對於創業公司的意義,就好比地段之於不動產——除了位置,


房屋的任何一部分你都好改變。


創業的時候,你能輕而易舉地更換思路,但更換聯合創始人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而創業公司的成功,往往又是由創始人們一手建立的。


所以,你必須好好挑選創業同伴。



2. 別再畏畏縮縮,快點讓商品上線


這倒不是為了讓你的產品儘早入市,而是沒上線,那麼你就不算真的入行。


上線能教會你哪些才是市場真正需要的


也就是你真正該做的——在此之前你無論做什麼,都只是在浪費時間。


不論你上線的是什麼產品,它的主要價值都在於產生了與顧客接觸的理由。


這跟募資是同一種道理,你不願意寫出創業計畫書,


只是口頭承諾投資人你有好的想法和強大的目標,


卻給不出實質紙本的創業計畫書,就要投資人照單全收你所有的idea,


就算你有三寸不爛之舌,投資人們也不會傻傻地把「他的錢」砸進一個深不見底的坑裡。


這時候你可以製作出MVP(最小可行性產品)以獲取信任,或是測試在市場的可行性,


至少給自己一個底,測試出目標客群和商品吸引力到底可不可行。



 3.懂客戶


你可以把創業產生的財富想作一個矩形——長是客戶數,


寬則是你改善其生活的程度。你最能掌控的是後者,


而長的程度同時也仰賴於寬的程度。


就像科學問題:最難的不是回答它們,


而是發現它們——創業難在發掘什麼才既符合用戶需求又尚未面世。


在這點上你參悟得越透,那麼你的勝算就越高。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成功的創業公司,它們的產品所滿足的正是其創始人的需求。



4. 與其讓許多用戶對你若即若離,不如讓一些用客戶非你不行


理想情況下,你總希望能讓盡可能多的用戶都愛上你,


但你要明白:這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開始,你必須在滿足部分特定潛在使用者的全部需求,


和滿足全部潛在使用者的部分特定需求間做出抉擇。建議你選擇前者。


提升用戶數比提升滿意度更簡單,


而更重要的也許是:欺騙你自己,這更艱難吧。


你說自己的產品已達到八成五的滿意度,那你怎麼知道其實只達到七成,


甚至一成呢?與此相比,用戶數就好衡量多了。



  5.度量某些因素


如果你總度量某件事,那麼你自然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動機:想要改善它。


如果你希望提升用戶數,那就在牆上貼一大張紙,每天都在上面標出這項資料。


上升,你就開心,下降,自然會失落。


不久你就會明白哪些因素有利上升哪些因素導致下降,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趨利避害了。正因此你要慎思:哪些因素才是最值得度量的。



6. 抱著「只要有泡麵吃就好」的心態


吃得起泡麵就好:創業公司賺的錢足夠創始人的基本生活開支就夠了。


這不是什麼快捷商業模型,而更像是贏得投資人心意的方法—


一旦你進入「有麵吃就可的狀態」,


那麼你與投資人的關係就會立刻改變,投資人會看到你到用心、耐心和毅力,


自然願意多相信你一點或是願意付出更多。再說,這也有利於士氣。



7. 從失敗中學習並快速修正


「不要太過樂觀」,很多人會告訴你,就算試了20次有10次失敗都沒關係,


只要商品還沒有上線,都有機會改,但請在失敗中學習,在該改變方向的時候改變方向。


如果太過期望交易成功,那麼士氣就會面臨嚴峻的風險


—這不僅僅是因為交易經常會失敗,而且太過期望成功,


反而會招致更多失敗。



8. 注重定位


要創業之前,要做的功課其實很多,但往往因為不懂,不了解,


都是頭洗下去才會知道問題,才開始找答案,但每一個修正其實都是費用,


而且都是不低的費用。而創業最基本的就是先清楚幾個問題:


●商品要賣給誰?


從年齡、職業、消費力道、消費習性做基礎的分類,


找到這些人會購買的原因與理由,又或者你看見這群人什麼樣的問題點,


你能夠替他解決,並滿足他,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然後試著自己回答,這是重要的。


●商品要如何「定價」


定價會跟商圈的人口結構有關係,也就是商圈人口結構的收入與消費力有關係,


通常可以觀察一下商圈是否有高價品牌


(代表此商圈有高消費力的品牌,例如:星巴克是咖啡的高價代表),


如果有,代表這一區的消費力不會太弱,這樣你的定價如果定的高才有機會。


記得,創業要務實,不要太夢幻,不要認為自己的產品好定高價就會有人買,


如果消費不起,即便他知道你產品好,很想買也買不下手,創業務實一點。


這兩個是基本的定位問題,如果不清楚自己要的客群,


就不知道要找哪些顧客所在的商圈,商圈調查就不會做的太好,


商圈錯了,店裝潢下去了就沒什麼救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商品定位,可以點我推薦定位的重要的短文)



9. 忘記完美主義


做為創業者,必須承認並非所有業務都能完美運行,特別是在剛開始的時候。


受到質疑,或許是大多數創業公司必經的發展過程。


事實上,很多被人們喜歡的產品距離「完美」仍差得很遠,


也有很多已經獲得一定成績的創始人,他們的創業生涯是從失敗開始的。


對完美主義忠誠度太高,以至於什麼都沒做成,


這或許成了眾多人創業之路的最重要的絆腳石。



10.如果你第一次創業,就慢慢來


假設你想要創業,但是沒有任何想法,要怎麼開始?


以下四個步驟,所有仔細、明智的人都會忠實的執行:


寫下來、讀資料、深入瞭解、取得回饋。


●寫下來


拿一張白紙,寫下任何你想到的點子。


完成其他步驟的過程中,只要想到什麼新點子,就寫在這張紙上,


全部集中在同一面(因為要激發你的右腦思考,運用直覺)。


(a)列出你擅長的五件事;


(b)另外列出五件你最喜歡做的事


(c)把前面兩張清單的交集部份列出來;


(d)看看第三張清單,問自己:「有誰會付我錢去做這些事?」。


●讀資料


理想上,經過這些思考和實作,你應該已經有想法了。


最好能想出三種不同的創業方向,如果其中一種你真的非常想試試看,


覺得自己對那件事充滿熱情,就先試那一種,然後是第二有趣的,


然後是第三。下一步是研究所有創業的好處與壞處。


一頭栽進去之前,先想清楚!網路上有很多相關資源,也有許多書籍可供參考。


●深入了解


假設到這個階段,你已經對於要做什麼事有一些想法。


但你也知道,很多新創公司,無論有沒有使用網路,最後都沒有成功。


你想避免和他們一樣失敗,所以你要和做相同事業的人談談,


免得犯下和同樣的錯誤。探索的過程有三個步驟,總結成底下這個簡單的公式:A-B=C


解釋一下:去找幾位同類型的創業者面談,


暸解若要讓創業想法付諸實現,需要哪些能力、知識、經驗,列在清單A


然後,另外列一張清單B,寫出所有你擁有的能力、知識、經驗。


用A減去B,得到的結果就是創業必需、但你不具備的能力。


你需要找擁有這些能力的朋友、同伴,或徵召志願者和你合夥,或為你工作(至少一開始一定得找人幫忙),這就是清單C


再講得更仔細一點:列三張清單之前,先把你想要開創哪一種事業寫下來,


所有細節都要寫,越詳細越好。


然後,去找已經在做這種工作的人面談,至少要找三個人。


實際面談時,向對方解釋你考慮和他們一樣開展自己的事業,


希望對方分享一點經驗談。問對方,如果要創業成功,哪些能力、知識、經驗是必需的。


近來大家偏好透過電子郵件訪談,這是很大的錯誤。


無論什麼情境,面對面總是更好的方式。


盡量找和你住在同個城鎮,開車一小時以內可到的對象。


對方未必會把你視為潛在競爭對手,除非你們會在網路上正面交鋒。


首先,你希望對方告訴你一些創業的經歷:如何開始、面臨過哪些困難、犯過哪些錯誤,面對面的時候,


他們比較可能告訴你他們面對的挑戰、阻礙與陷阱,但用電子郵件就未必會談。


相信我,你絕對需要知道這些資訊,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他們已經嘗試過行不通的路,你沒必要再走一次)。


你也要請他們幫你完成一份清單,列出他們認為做這一行需要的能力、知識、經驗。當你覺得這份清單夠完整了,就加上標題,叫做清單A。


回到家,坐下來,整理自己已經擁有的能力、知識、經驗,把你這份清單也取個標題,叫做B。


現在把清單A減去清單B,得到新的清單,叫做C。


C 的內容就是你目前沒有、但創業必備的能力或知識──你可以去上課自己學,


或是雇用擁有這些能力的人為你工作,或是找擁有能力的親友幫忙一陣子。


●取得回饋


所以,你適合做這種工作嗎?只有你能回答這個問題,要問你內心深處的想法。


你也可以上網搜尋「自我創業評估」之類的測驗,借助這些工具,


判斷你是否適合。


 

根據上述9+1點,可以總結出下列創業三大點

1.嘗試新事物總是會有風險。我希望你的目標不是避免風險(不可能真的避免),而是事前確保你可以控制風險。

2.在開始之前瞭解風險的方法,就是先和已經做過的人聊,再衡量自己是不是還想嘗試。

3.開始之前,準備好備用計畫,事先想好如果行不通的話要怎麼做,下一步要怎麼走。不要等到時候再說,拜託!現在就把備用計畫寫下來:「如果創業行不通,接下來我會這麼做」。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創業資訊或是吸收經驗,

你可以參考下面的創業分享會活動資訊。




♦♦♦創業分享會資訊♦♦♦

2018年9月20日(四)



創業要點經驗談,讓你聽完立刻有感覺

企業轉型經驗談,告訴你關鍵時刻檢視點

O2O從無到有經驗談,「做中學」讓事業不受限

前往了解:http://psce.pw/AGZ6J

 

 




《延伸閱讀》

●【創業技巧】想留住顧客?先從簡單的三個消費者需求開始


●經驗人的pitch建議 讓你和其他創業者不一樣


主圖Photo by Kevin Bhagat on Unsplash/ 文章來源B座12楼/华映资本/小關的創業筆記
其餘內容為TC彙集整理及創作,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C Incubator 的頭像
    TC Incubator

    TC Incubator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