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創業家思維 Entrepreneur (1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有位道長給我算了一卦,他說我適合做一位高級打工仔,但絕不適合自己去創業。對此我深以為然。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富比士》雜誌最新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零售服飾品牌Uniqlo(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已憑藉著202億美元的淨資產再度榮登日本首富的寶座,而其身價同時也呈現不斷成長的趨勢;另一方面,Uniqlo本身在2015財政年度的全球業績表現則已突破1.6兆日圓,不僅創下歷年來最佳的營收紀錄、更較前年同期大幅成長21.6%。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轉載自李開復 Facebook 頁面,於3/11寫下的文章)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ike Wilner 是compass平臺的聯合創始人,他本人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技術型人才。雖然在技術知識有所匱乏, Wilner 還是義無反顧地開創自己的企業。即使技術是任何企業都必不可少的元素,但 Wilner 認為至少在創業初期,技術的匱乏不應該成為創業者洩氣的理由。以下為 Mike Wilner 第一人稱描述。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成了台灣社會新顯學,人人忙著找錢、找空間,但該上哪找一顆創業腦? 台大、政大、交大紛紛祭出各式課程,仔細從一教到一百,可是為什麼還是不夠?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談創業點子前讓我們重申一下:
創業的先決條件,絕對是當你發現「只有創業才能解決問題」時才創業。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不是沒有創投,過去的發展狀況也顯示台灣並不缺乏資金,但對應到現在新創團隊的投資狀況,可以肯定的是「創投產業」確實有所缺失。《2015 國際與台灣創業投資環境交流論壇》便邀請到四位來自矽谷、歐洲、新加坡和台灣本地的創投代表,一同討論國內外新創生態中的「資金」環節。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是一段極其孤單的旅程,最艱難的抉擇大概就是處在半死不活的尷尬狀態時,你該不該走向結束的那條道路。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洪大倫,擁有5次創業經歷,研究所時期參與TIC100全國創業競賽,以「皮特拉寵物旅遊」創業題目獲得全國首獎,從此開啓創業的不解之緣。 愛跟朋友分享許多創意的鬼點子,更愛與朋友一起把點子付諸實現。基督教是信仰,巴菲特是心中最欣賞的偶像,家人與朋友是生活的重心,錢從來不是選擇做事的第一考量。 目前是光明頂創育智庫創辦人,在新創事業圈從事育成工作。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矽谷最享有盛名的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不久前發佈了《年度創業生存手冊》並將全文慷慨的公之於眾,這份經驗手冊根據YC多年孵化創業專案的經驗提煉而成,非常清晰地梳理了創業想法、團隊、產品、執行四大環節,由其當家Sam Altman撰寫。阿爾法公社創始合夥人CEO許四清點評稱: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聽到「公司離職率很低」,你的解讀是什麼?很多人都會直覺地認為,應該是公司的前景、環境、同事、主管和福利都不錯,所以大家都很喜歡留在這裡,「對組織很忠誠」。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報技巧-下個禮拜,你得面對上百名客戶做場簡報,主軸是今年度公司的營運狀況和未來展望,你打開電腦的PowerPoint,瞪著螢幕發呆,發現自己不知如何開始。
1. 打開PowerPoint,只做了首頁就沒有靈感了?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原刊登於Medium 《Top 10 mistakes business students make when founding a startup》,36 氪翻譯。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2015年進行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如何將這些創業經驗分享給別人呢?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y Now?」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現在是把這個特別的點子化為實際產品的完美時間點,為什麼要在現在來建立這樣一個特別的新創公司?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10000個小時變成專家?你可以用100個小時變得有競爭力

一文介紹了100 小時定律如何讓你在各個領域中保有一定的競爭力,但若你對某個特定領域很有興趣,或許適用你的會是10000小時的練習,除了某些體育類型對天生的身高和體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質並不存在,也就是說人人都有可能成為頂級高手。早在 20 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學的教育學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經深入考察過 120 名從音樂到數學多個領域內的菁英人物,發現他們幼年時代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後人的研究更證明,在多個領域內,就連智商都跟一個人能不能達到專家水平沒關係。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創業公司,你需要四個作用截然不同的故事。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通一樣東西需要 10000 小時,也就是說大概要 10 年的時間。但是有時候你要掌握的東西太多了,時間不夠用怎麼辦?別擔心,擊敗 95% 的人並不需要你付出太多的時間。10000 小時定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說的是精通一個領域需要用的時間。這一定律有幾層含義:
1、因為所需的時間太長(每天 3 小時需要 10 年),所以人一生只能精通少數幾件事情。

TC Incuba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